歌手李娜:事业巅峰出家,住美国寺庙25年,如今怎样了?

歌手李娜:事业巅峰出家,住美国寺庙25年,如今怎样了?

是的,所有人都被李娜铿锵有力的声音震惊了!即使她清唱,歌声中传达的高音和孤独也是那么动人。

李娜绝对是当时华语歌坛巅峰的代表人物。

然而,音乐会结束后不久,李娜突然失踪。

再次出现在公众面前的她,剃了光头,成为了世上一无所有的出家人。

很多人都以为她陷入了爱情之中。直到7年后,姜昆在美国遇见李娜时,才发现李娜出家的真正原因。

如果说李娜因为爱情而选择出家,那是对李娜的亵渎。

事实上,她的选择更像是她性格的必然结果。

李娜原名牛志宏,1963年出生于河南一个普通家庭。

她的童年是悲惨的,但却鼓舞人心。她5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,一家人全靠母亲支撑。

虽然生活艰苦,但李娜热爱音乐,13岁考入河南省戏曲学院。毕业后不久,他就被选入河南省豫剧团。小小年纪就得到了令人羡慕的铁饭碗。

李娜生性内向,不喜欢交朋友。姜昆曾在《拥有法喜的李娜》的文章中评价她“与同龄人相处冷漠”。

按理说,这样的性格更容易安定下来,但李娜透露出的却是打破规则的勇气。

1987年,24岁的李娜辞去河南省歌舞团的特殊工作,踏上了追梦之旅。

她先流浪到广州,然后又去了北京。她不断参加各种音乐比赛,最终在1988年参加全国“如意杯”歌手比赛时获得流行类第一名,从而名声大噪。

此后,她似乎找到了自己的方向,一首首流行歌曲开始在中国大陆掀起新的音乐浪潮。1990年,《渴望》剧组联系李娜,邀请她演唱主题曲《好人一生平安》。随着李娜的演唱,这首悠扬优美的曲子红遍了全世界。

李娜也进入了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。

随后,她为电视剧《赵尚志》演唱了主题曲《赵尚志》。她的语气低沉沉稳,如同男声,与她之前的歌声完全不同。

由此,李娜连续两年荣获含金量极高的“全国影视十大歌手”。

但李娜并没有就此止步。

在李娜心里,她一直希望将传统歌唱与流行音乐结合起来,因此她不断尝试新的风格,渴望创作出属于中国的独特音乐。

1997年,《青藏高原》诞生。当时,这首歌一经推出,就轰动了全国。

这首歌在华语乐坛有着非常高的地位。虽然后来被韩红等实力歌手翻唱,但与刘娜的原曲相比,确实是逊色不少。

李娜的歌唱技巧是毋庸置疑的,但李娜并不认为他是一个有天赋的球员。相反,她将自己的能力归功于疯狂的练习。

很长一段时间,李娜把自己锁在房间里,拒绝一切邀请,以一天两场音乐会的标准要求自己。

邻居们每天都能听到“依依呀呀”炼功的声音,唱了大半天。

正是因为她的疯狂练习,她才能轻松地在三个八度之间切换。当她唱到高音时,她的歌声总是能如流水般流畅。

然而,她的身体已经无法承受对自己过高的要求和日夜的练习。她开始失眠、头晕,不得不住院一段时间。

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97年他在香港惊艳亮相后。李娜参加了一个会议。

会上,她很少主动发言,非常详细地表达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追求。

她认为中国音乐更多的是追随美国的潮流,大家都认为这是时尚潮流。

但中国在创作歌曲时应该有文化自信。追求潮流固然可以,但更重要的是要思考如何将流行与传统结合起来,在拓展音乐广度的同时,弘扬我们原有的优秀基因。

事后来看,这种改写更像是李娜临行前对中国歌唱事业的嘱托。

不久,李娜在五台山出家。

消息一出,全国粉丝震惊。他们无法理解,正值事业巅峰的李娜为何会选择这样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。

一时间,各种猜测喧嚣不已。

有人说李娜在音乐上已经到了孤军奋战的地步。没有对手很难突破,所以他选择隐居。

有人认为李娜此举是在演戏,目的是为了宣传新歌。当然,大家最认可的第三个原因就是被爱情伤害。

那么,李娜在此之前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情感经历,才会让大家做出这样的猜测呢?

事实证明,李娜的感情经历确实非常坎坷。

李娜一生经历过三段感情。

第一部分是她刚搬到北京。为了生存,她在酒吧当驻唱。那时的李娜脸上还带着稚气。虽然他是一位优秀的歌手,但他的相貌却很一般。

在这里,她遇到了一个和她一样热爱音乐的男孩。男孩温柔又帅气,立刻俘获了她的心。

两人惺惺相惜,携手同行。

但毕竟年轻,有朝气。因为男朋友受了委屈,李娜气得直接跟经理对质。

从此,她到处都穿着小鞋,很长一段时间生活都很困难。

最终这段感情无疾而终。

第二段关系是和一个来自中国东北的男人。

那时,李娜已经是一位成功的歌手。这个东北男人对她仰慕已久,高大威武、善解人意、善解人意的性格让李娜感到前所未有的踏实。

有了爱情的滋润,李娜自然而然地将自己的歌唱事业更上一层楼。

恰逢《嫂子颂》的创作时期。也许正是因为温暖,她才能把这首歌唱得如此深情、如此慈母。

但随后一道晴天霹雳袭来。原来,这个男人其实是有家庭的,甚至还有孩子的。

情感上的欺骗让李娜长期沉浸在痛苦之中无法自拔。

李娜第三段感情的失败无疑让事情变得更糟。

李娜的老熟人河东曾经写过一篇短文,名叫《李娜的两首歌、两段情……》。

在文章中,他居然预言李娜的第三段感情会以不幸告终。

那是在李娜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。何东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本次活动。

在现场,他看到了一位熟悉的音乐家一直陪伴在李娜身边,两人举止亲密。

河东见状不禁皱起眉头,暗暗为李娜埋怨。

因为何东对这位著名的音乐家太了解了。他不仅有家庭,而且他的性格决定了即使他再爱李娜,也绝不会抛弃自己的家庭。

果然,没过多久,得知真相的李娜伤心欲绝,不得不再次断绝关系。

从此,原本冷清的李娜变得越来越疏远。

接连的情感打击,加上李娜对事业的高标准,让她本来就虚弱的身体雪上加霜。

就在这个时候,她的一位朋友给她带来了一本书,这本书为她打开了李娜世界的新大门。

当时这位朋友知道李娜压力太大,就送给她一本佛经,希望她学会给自己减压。

没想到,李娜在书中找到了久违的平静。她仿佛回到了5岁的时候,听到父亲亲切地叫着她的小名,将她高高举过头顶。

于是,在众人的反对下,她选择了剃发或者出家。李娜的母亲突然听到这个消息,她在加拿大一遍又一遍地劝说女儿。

但李娜却打定了主意,甚至瞒着任何人去五台山刮胡子。

当时媒体非常轰动,纷纷前去进行采访。

而粉丝们还专门去找她,请她签名、合影。

本来他出家是为了远离红尘,但现在他还被琐事纠缠,李娜无法静心清理自己。

无奈之下,李娜只能前往美国,在那里发现了一座不知名的寺庙。但即便如此,还是有中国人透露了她的行踪。

她无奈,只好在当地中文报纸上留言:请不要打扰她。

从此,李娜彻底消失在公众视野中。那一年她只有34岁。

直到2003年,姜昆前往美国时,才偶然结识了李娜。

虽然7年过去了,但李娜看上去精神抖擞,脸上的笑容是由内而外的。虽然身穿黄色僧袍,但所展现出来的气质却是儒雅。

对于她突然退出乐坛,姜昆还是为她感到遗憾。

当被问及是否因为感情受到伤害而出家时,李娜回答说:“我这样做是因为我喜欢这样做。”

如果你喜欢就去做吧。这确实符合李娜的性格。

18岁时,他敢于辞去铁职四处流浪,敢于为男友主持正义,通过“毁掉”自己成为一代实力歌手。

李娜性格看似冷酷,实则坚强、独立。她喜欢以自己的好恶为标准。

如果你喜欢音乐,就毫无保留地给予。当你感到累的时候,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方式,毅然离开。

她当然知道,在巅峰时离开,意味着会失去很多财富和名誉。

但她已经找到了一种让她感觉更舒服的生活方式。即使这种方式不被大众认可,她仍然会坚定地遵循自己的意愿。

不活在大众的偏见中,而是忠于自己的内心,这才是李娜选择出家的真正原因。

事实上,李娜出国后,好莱坞明星斯蒂芬·西格在准备拍摄《成吉思汗》时邀请她演唱一集。

每当她想走红时,她都可以轻易登上更高的平台,但李娜却坚决拒绝。

她说:“如果是一部和平环保的电影,也许我可以考虑。”

不仅如此,她还根据自己的喜好参加一些弘扬佛教的活动。例如,她受邀参加成都文殊院举办的大型庙会、中国南岳衡山第五届国际长寿文化节。她想参加就来了。如果她不愿意,她就拒绝。她就像一个随意的人。一个不善良的孩子。

但俗话说:没有欲望,就没有束缚。

出家后,李娜真正成为了自己。她潜心学习佛法,唱诵佛歌。这一次,她空灵的声音只为她自己响起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文章